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初中初一上册数学教材_初中初一数学上册课本
zmhk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初中初一上册数学教材_初中初一数学上册课本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初中初一上册数学教材”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初中初一上册数学教材”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急求初中七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教材!!!
2.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求哈尔滨地区初中四年制初一数学教材 上册 和下册的目录
4.求初中数学所有章的标题
5.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6.中学初一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急求初中七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教材!!!
《人教初中数学7下》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s/1dJjJMBcXIxdYaiYaPC_w0Q
?pwd=77q5 提取码: 77q5 ?人教初中数学7下|人教数学7下06送资源包|人教数学7下05电子课本|人教数学7下04练习|人教数学7下03学案(4份)|人教数学7下02教案(3份)|人教数学7下01课件(3份)|人教数学7下06送资源包.zip|人教数学7下05电子课本.zip|人教数学7下04练习.zip|人教数学7下03学案(4份).zip|人教数学7下02教案(3份).zip|人教数学7下01课件(3份).zip|课件3|课件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来上新啦,详细、完整的初一人教版数学上册: 最新2021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指示精神以及新《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七(1)班、七(2)班共有学生82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42人。告别6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6年的小学学习为他们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他们向更高阶学习突破的基石。另一方面,进入初中,教材难度加大,一些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后继学习,他们也面临着从过去“接受式”的教育,转向更多自觉、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
本学期是进入初中的第一学期,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孩子学法、写法和思想方法的指导。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2021秋季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材共有四章,依次为:《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
每章开始,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供学生预习用,可做教师导入用。正文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和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用内容,还安排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小结、回顾与思考。学习过程中还有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二)主要内容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主要要求: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要求:
1.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
2.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主要要求: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最新2021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求哈尔滨地区初中四年制初一数学教材 上册 和下册的目录
相信教案对于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会偶尔出现。我为大家整理归纳了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 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是 某某 ,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 方法 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课题: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 总结 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 教育 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课题:1.2.2数轴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 教学方法 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 经验 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 学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 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并使学生体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为绝对值概念的几何意义是数形转化的典型
模型,学生初次接触较难接受,所以配置此观察与思考,为建立绝对值概念作准备.
合作交流
探究规律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归纳求有理数a的绝对
有什么规律?、
-3,5,0,+58,0.6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先求出答案,然后观察原数与它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据的特征,并结合相反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得出求绝对值法则(见教科书第15页).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
其中第1题按法则直接写出答案,是求绝对值的基本训练;第2题是对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进行辨别,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说法之间的区别. 求一个数的绝时值的法则,可看做是绝对值概
念的一个应用,所以安排此例.
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组织者.本着这个理念,设计这个讨论.
结合实际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把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
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想象练习:想象头脑中有一条数轴,其上有两个点,分别表示数一100和一90,体会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即它们的绝对值)以及这两个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图形.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定都来源于生活,每一种规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数在大小比较法则第2点学生较难掌握,要从绝对值的意义和数轴上的数左小右大这方面结合起来来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练习 ,加强数与形的想象。
课堂练习 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7页例)
比较大小的过程要紧扣法则进行,注意书写格式
练习:第18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产书第19页习题1,2,第4,5,6,10
2, 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①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
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
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②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
义来定义的(其本质是将数转化为形来解释,是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
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
学生不易接受.
2, 一个数绝对值的法则,实际上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从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其中第(2)条学生较难理解,教学
中要结合绝对值的意义和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
大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轴上越左边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所以表示的数越小”这个数形结合的模型.为此设置了想象练习.
4,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数的绝对值的求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教
学内容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建议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移到下节课教学。
课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
则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能较为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
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间题.
5,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知识重点 和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回顾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
在 足球 比赛中,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
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则红队的胜球数,可以怎样表示?蓝队的胜球数呢?
师:如何进行类似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这就是
我们这节课一起与大家探讨的问题.
(出示课题)
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可能超出正数的范围,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
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如果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下
半场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得胜球是几个呢?算式应该
怎么列?若这支球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又如何列出算式,求它的得胜球呢?
(学生思考回答)
思考:请同学们想想,这支球队在这场比赛中还可
能出现其他的什么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与同伴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把两个有理数相加归纳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这三种情况.
2,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I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 m.
(1)(小组合作)把我们已经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并求出结果,解释它的意义.
(2)交流汇报.(对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数轴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算式由教师写在黑板上)
(3)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符号,绝对值)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 再次创设足球比赛情境,一方面与引题相呼应,联系密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
此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数相加的几种不同情形,并能将它分类,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估计学生能顺利地得到(+)+(+),(+)+(一),(一)+(+),(一)十(-),0+(+),0+(一).
,但不能把它归的为同号异
号等三类,所以此处需教师.点拔、指扎,体现教师的引导者作用.
①假设原点0为第一次运动起点,第二次运动
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的终点.②若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不能很好地参与探究,也可以让其参照教科书第21页的“探究”自主进行.
③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
的思想.④学会与同伴交
流,并在交流中获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归纳能力,也许学
生说得不够严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足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
的规律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例1计算:
(1)(-3)+(-9); (2)(-5)+13;
(3)0十(-7); (4)(-4.7)+3.9.
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运算所依据的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与小学时候学的加法有什么异同?(如:有理数加法计算中要注意符号,和不一定大于加数等等)
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4:1胜黄队,黄队1:0胜蓝队蓝队1:0胜红队,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让学生读数,理解题意,思考解决方案,然后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学生活动: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用到有理数加法的例子。 注意点:(1)下先确定是哪种类型的加法再定符号,最后算绝对位.(2)教教师板演的例通要完整体现过程,并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把中间的过
程写完整.(3)体现化归思想.(4)这里增加了两道题目,要是让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拓宽学生视野,让学
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23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己总结。
本课作业 必做题:阅读教科书第20~22页,教科书第31习题1.3第1、12、第13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叙迷)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
2,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可能立即见效,也不可能靠一朝一夕让学生理解、掌握,所以,本节课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辩析、归纳、化归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地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当和的符号确定以后,有理数的加法就转化为算术的加减法.
3,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五篇
★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答案参考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教案设计
★ 人教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教案
★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设计
求初中数学所有章的标题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目录
六年级上:
第一章 分数除法
第二章 圆的初步认识
第三章 百分数
第四章 圆柱和圆锥
第五章 比例
六年级下:
第六章 有理数
第七章 整式的加减
第八章 图形认识初步
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七年级上:
第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一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十二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十三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下:
第十四章 实数
第十五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第十六章 数据的分析
第十七章 三角形
第十八章 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上:
第十九章 轴对称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第二十一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第二十二章 分式
八年级下:
第二十三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四章 二次根式
第二十五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六章 勾股定理
第二十七章 四边形
九年级上:
第二十八章 旋转
第二十九章 圆
第三十章 概率初步
第三十一章 二次函数
九年级下:
第三十二章 相似
第三十三章 锐角三角形函数
第三十四章 投影与视图
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 分数除法
1.1 分数除法 1.1.1分数除法的意义;1.1.2分数除以整数;1.1.3一个数除以分数
1.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3 解决问题
1.4 比和比的应用1.4.1比的意义;1.4.2比的基本性质;1.4.3比的应用
第二章 圆的初步认识
2.1 认识园
2.2 圆的周长
2.3 圆的面积
第三章 百分数
3.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3.2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 3.2.1百分数与小数互化;3.2.2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3.3 解决问题 3.3.1一般的百分数问题;3.3.2折扣;3.3.3纳税;3.3.4利率
3.4 扇形统计图
第四章 圆柱和圆锥
4.1 圆柱 4.1.1圆柱的认识;4.1.2圆柱的表面积;4.1.3圆柱的体积
4.2 圆锥 4.2.1圆锥的认识;4.2.2圆锥的体积
第五章 比例
5.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1.1比例的意义;5.1.2比例的基本性质;5.1.3解比例
5.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5.2.1成正比例的量;5.2.2成反比例的量
5.3 比例的应用 5.3.1比例尺;5.3.2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 有理数
6.1 正数和负数
6.2 有理数 6.2.1有理数;6.2.2数轴;6.2.3相反数;6.2.4绝对值
6.3 有理数的加减法 6.3.1有理数的加法;6.3.2有理数的减法
6.4 有理数的乘除法 6.4.1有理数的乘法;6.4.2有理数的除法
6.5 有理数的乘方 6.5.1乘方;6.5.2科学计数法;6.5.3近似数
第七章 整式的加减
7.1 整式
7.2 整式的加减
第八章 图形认识初步
8.1 多姿多彩的图形
8.2 直线、射线、线段
8.3 角
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1 统计调查
9.2 直方图
七年级上册
第十章 一元一次方程
10.1从算式到方程
10.2解一元一次方程
10.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1.1 相交线
11.2平行线及其判定
11.3平行线的性质
11.4平移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直角坐标系
12.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十三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3.1二元一次方程组
13.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3.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3.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七年级下册
第十四章 实数
14.1平方根
14.2立方根
14.3实数
第十五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15.1不等式15.1.1不等式及其解集;15.1.2不等式的性质
15.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5.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六章 数据的分析
16.1数据的代表16.1.1平均数;16.1.2中位数和众数
16.2数据的波动16.2.1极差;16.2.2方差
第十七章三角形
1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7.1.1三角形的边 17.1.2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1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1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7.2.1三角形的内角;17.2.2三角形的外交
1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7.3.1多边形;17.3.2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十八章 全等三角形
18.1全等三角形
18.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8.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上册
第十九章 轴对称
19.1轴对称
19.2作轴对称图形19.2.1作轴对称图形;19.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9.3等腰三角形19.3.1等腰三角形;19.3.2等边三角形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20.1变量与函数20.1.1变量与函数
20.2一次函数20.2.1正比例函数;20.2.2一次函数
20.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0.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0.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0.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二十一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21.1整式的乘除21.1.1同底数幂的乘法 21.1.2幂的乘方 21.1.3积的乘方 21.1.4整式的乘法
21.2乘法公式 21.2.1平方差公式 21.2.2完全平方公式
21.3整式的除法 21.3.1同底数幂的除法 21.3.2整式的除法
21.4因式分解21.4.1提公因式21.4.2公式法
第二十二章 分式
22.1分式 22.1.1从分数到分式 22.1.2分式的基本性质
22.2分式的运算22.2.1分式的乘除 22.2.2分式的加减 22.2.3整数指数幂
22.3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三章 反比例函数
23.1反比例函数 23.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3.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3.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四章 二次根式
24.1二次根式
24.2二次根式的乘除
24.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五章 一元二次方程
25.1一元二次方程
25.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5.2.1配方法 25.2.2公式法 25.2.3 因式分解法
25.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六章 勾股定理
26.1勾股定理
26.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二十七章 四边形
27.1平行四边形 27.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7.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7.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7.2.1矩形 27.2.2 菱形 27.2.3 正方形
27.3梯形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八章 旋转
28.1图形的旋转
28.2中心对称 28.2.1中心对称 28.2.2中心对称图形 28.2.3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
28.3图案设计
第二十九章 圆
29.1圆 29.1.1圆 29.1.2垂直于弦的直径 29.1.3弧、弦、圆心角 29.1.4圆周角
29.2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9.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9.3正多边形和圆
29.4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三十章 概率初步
30.1随机事件与概率 30.1.1随机事件 30.1.2概率
30.2用列举法求概率
30.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三十一章 二次函数
31.1二次函数及图其像 31.1.1二次函数 31.1.2二次函数y=ax?的图像
31.1.3二次函数y=a(x-h)?+k的图像 31.1.4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
31.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31.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十二章 相似
32.1图形的相似
32.2相似三角形
32.3位似
第三十三章 锐角三角形函数
33.1锐角三角函数
33.2解直角三角形
第三十四章 投影与视图
34.1投影
34.2三视图
34.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初一上
“第一章 有理数”;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初一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七章“三角形;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初二上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 “轴对称”;第十三章 “实数”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初二下
十六章分式;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十八章勾股定理;十九章“四边形;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九年级上册
21章二次根式;2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二十四章圆;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二十七章相似;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京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1.1生活中的图形 1.2我们周围的“数” 1.3计算工具的发展 1.4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第二章 对数的认识的发展
2.1负数的引入 2.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3相反数和绝对值
2.4有理数的加法 2.5有理数的减法 2.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7有理数的乘法 2.8有理数的除法 2.9有理数的乘方 2.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2.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字母表示数 3.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3.3等式与方程
3.4等式的基本性质 3.5一元一次方程 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第四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
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4.2某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3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4.4点、线、面、体 4.5直线 4.6射线 4.7线段
4.8角及其表示 4.9角的分类 4.10角的度量 4.11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角的换算
4.12角平分线 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14相交线与平行线 4.15用计算机绘图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1不等式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不等式的解集 5.4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5.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6.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6.3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4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 整式的运算
7.1整式的加减法 7.2 幂的运算 7.3整式的乘法 7.4 乘法公式 7.5 整式的除法
第八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
8.1观察 8.2 实验 8.3归纳 8.4类比 8.5猜想 8.6证明
8.7.1余角、补角 8.7.2对顶角 8.7.3平行线
第九章 因式分解
9.1因式分解 9.2提取公因式法 9.3 运用公式法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0.1总体与样本 10.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0.3 数据的表示 10.4 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
10.5 平均数 10.6 用科学计数器求平均数 10.7 众数 10.8 中位数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分式
11.1分式 1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1.3分式的乘除法 11.4分式的加减法
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第十二章 实数和二次根式
12.1平方根 12.2立方根 12.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
12.4无理数与实数 12.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12.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12.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第十三章 三角形
13.1三角形 13.2三角形的性质 13.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3.4全等三角形 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3.6等腰三角形 13.7直角三角形
13.8基本作图 13.9逆命题 、逆定理 13.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3.11勾股定理 13.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四章 事件与可能性
14.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4.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4.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五章 一次函数
15.1函数 15.2函数的表示法 15.3函数图象的画法
15.4一次函数和它的解析式 15.5 一次函数的图象 15.6一次函数的性质
15.7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十六章 四边形
16.1多边形 16.2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6.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6.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6.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6.6中心对称图形 16.7梯形 16.8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17.1一元二次方程 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3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第十八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
18.1极差、方差 与标准差 18.2用计算器计算标准差和方差
18.3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九年级上册
第十九章 相似形
19.1比例线段 19.2黄金分割 19.3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
19.4相似多边形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9.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9.7应用举例
第二十章 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20.1二次函数 20.2二次函数 的图象
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20.4二次函数的性质
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 20.6反比例函数 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
第二十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21.1锐角三角函数 21.2 、 、 角的三角函数值
21.3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21.4解直角三角形 21.5应用举例
第二十二章 圆(上)
22.1圆的有关概念 22.2过三点的圆 22.3圆的对称性 22.4圆周角
第二十三章 概率的求法与应用
23.1求概率的方法 23.2概率的简单应用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四章 圆(下)
2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圆的切线 24.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4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第二十五章 图形的变换
25.1平移变换 25.2旋转变换 25.3轴对称变换 25.4位似变换
第二十六章 投影、视图与展开图
26.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26.2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6.3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
第二十七章 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
27.1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 27.2探索数学问题举例
第二十八章 数学应用的一般思路
28.1数学应用的一般思路 28.2数学应用举例
中学初一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2章 整式加减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解方程组
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4章 直线与角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的表示与度量
4.5角 的 大小比较
4.6作线段与角
第5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统计图的选择
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册
第6章 实数
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
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8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9章 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相交线
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第11章 频数分布
11.1频数与频率
11.2频数分布
八年级上册
第12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的点坐标
12.2图形在坐标中的平移
第13章 一次函数
13.1函数
13.2一次函数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 命题与证明
第15章 全等三角形
15.1全等三角形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6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6.1轴对称图形
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3等腰三角形
16.4角的平分线
八年级下册
第17章 二次根式
17.1 二次根式
17.2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18章一元二次方程
18.1 一元二次方程
18.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8.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18.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8.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19章勾股定理
19.1 勾股定理
19.2 二次根式的运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20章 四边形
20.1 多边形内角和
20.2平行四边形
20.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20.4 梯形
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1.1数据的集中趋势
21.1.1 平均数
21.1.2 中位数与众数
21.1.3 从部分看总体
21.2数据的离散程度
21.2.1极差
21.2.2 方差、标准差
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2.1二次函数
22.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22.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2.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5二次函数的应用
22.6反比例函数
第23章 相似形
23.1比例线段
2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3.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3.5位似图形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1锐角的三角函数
24.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4.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九年级下册
第25章 圆
25.1 旋转
25.2 圆的对称性
25.3 圆的确定
25.4 圆周角
25.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5.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8 弧长与扇形面积
第26章 投影与视图
26.1 投影
26.2 三视图
第27章 概率初步
27.1 随机事件
27.2 等可能情况下的概率计算
27.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最直接的告诉你,我是一名兼职数学老师,初一数学教材(上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的知识和小学的不一样,都只是些很基础的知识,区别图形与代数的特点,看懂图,算对数,这就是对初一教材的理解~!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初中初一上册数学教材”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