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

佛经经典名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zmhk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佛经经典名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佛经经典名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1.佛经经典名句,有哪些2.佛语经典语录参考3.佛法大意的佛经经典名句4.分享我一些经典的佛

佛经经典名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佛经经典名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佛经经典名句,有哪些

2.佛语经典语录参考

3.佛法大意的佛经经典名句

4.分享我一些经典的佛经名句吧,我算理解了人为什么想出家的心情了。昨天看了《新少林寺》,人真不可造孽。

5.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6.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

佛经经典名句_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佛经经典名句,有哪些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为何不必?

       15、一切皆为虚幻

       16、不可说,不可说

       1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刹那便是永恒。

       2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3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3、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8、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41、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44、见色起*心,报之在妻女。

       45、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欲。*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7、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9、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5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3、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5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5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2、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4、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69、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7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7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4、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7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7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7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7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81、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8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必落魔道。

       8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4、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8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8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9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2、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9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9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96、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97、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98、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0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佛语经典语录参考

       人不如我意,是我无有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有德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一件。终日行善事,须防错一桩。 朗朗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己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一个人的心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心悟即是佛,心迷即是魔。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能成佛。所以应该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有人梦中坠水,只思搏水,不知醒梦。搏水力尽,方知是梦。

       空壶茶香味,茶壶常装茶.如没茶叶熏,何得茶香味?

       大道无为,清净一真。六道众生,皆因妄成。缘妄造业,善恶攸分 。因果不爽,毫厘分明。心念才动,业相已形。人虽不见,神鬼早明。勿谓暗室,果报难遁。

佛法大意的佛经经典名句

        100句佛语经典语录参考

        1、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3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100句佛语经典语录100句佛语经典语录。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4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4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

        5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0、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2、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8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100句佛语经典语录素材库。

        8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

        89、真心是菩萨净土。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9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9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8、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9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100、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

分享我一些经典的佛经名句吧,我算理解了人为什么想出家的心情了。昨天看了《新少林寺》,人真不可造孽。

       佛经经典名句——十句佛经经典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百句佛经经典名句

       佛曰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十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我们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零零、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如今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惹尘埃。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

       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

       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

       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

       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

       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

       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

       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

       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

       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

       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

       尘情。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

       亦可鼓畅天机。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可见名为招祸之

       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

       矣。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

       齐之妙。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

       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

       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

       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

       渎之不能容纳。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

       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

       不猛然转念哉!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

       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

       。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

       得轻。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

       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应 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

       ,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

       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赏在丽日

       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

       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

       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

       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

       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

       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

       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

       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

       ,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

       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

       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

       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

       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

       怨尤自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

       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

       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

       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

       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方见惮,毋以

       媚悦取容。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

       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

       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

       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

       ,自培植许多生意。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

       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

       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

       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

       局中之危。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

       常多。

       ★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

       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

       如山鬼,亦自献诚。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

       王公。

       ★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涉世者

       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

       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

       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

       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

       直节之为真。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

       ,莫少停一棹。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

       。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畚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

       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建议你再搜索一下星云大师写的<佛光菜根谭>这本书记录了大师几十年来的锦句,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

       1、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6、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7、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1、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2、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3、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4、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9、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0、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4、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6、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7、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28、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29、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30、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1、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2、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欲。*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3、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4、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3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3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8、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9、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0、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佛经的经典语句有哪些?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富含哲理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一

        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3、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4、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5、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6、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7、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9、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0、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1、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2、 真心是菩萨净土。

        13、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4、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5、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6、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7、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8、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9、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0、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22、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23、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6、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7、 一切皆为虚幻。

        28、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9、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0、 不可说。

        3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2、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4、 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5、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二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一、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自己。三、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四、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五、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六、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自己。七、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干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八、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九、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十、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401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402 .无心者,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寒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403 .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已。 404 .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灵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405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406 .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407 .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 408 .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境。 409 .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410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411 .无名即是一切诸法得道之处。 412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契亦无契,无亦无无。 413 .无心似镜,与物无竞。无念似空,无物不容。 414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415 .妄念无生,乃名真心不动。 416 .妄息心空,真知自现。 417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 418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419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已显现。 420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421 .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422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423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424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425 .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426 .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427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 428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 429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430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431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432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433 .离相为离念之方便,离念为离相之究竟。 434 .能不起念,一切相不离自离。 435 .取相之病若除,则内而五蕴,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严经所说咸是妙净明心净明体。 436 .性乃本具,万古恒常,非由因缘聚会而生者也。 437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438 .诸法缘生者,谓一切法本来无生,但由因缘聚会,假现生相耳。 439 .夫众生处处执着,一言执着,便有能所。就能执一面言,无非妄念。就所执一面言,便是诸法。 440 .欲遣我执,最妙观空。 441 .佛称医王,又称空王,即谓能医众生执实之病耳。 442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443 .不得一法,名为传心。 444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445 .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446 .道元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 447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是处。 448 .欲得作佛去,不舍众生心,但莫污自性,即是解脱义。 449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50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451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 452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453 .心外见法即是外,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 槃 。 454 .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455 .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456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457 .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 458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459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60 .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461 .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462 .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 463 .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 464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465 .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 466 .如来五眼: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467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468 .尽无尽。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 469 .天地在乎,万化由心。 470 .圣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一念回机还同本得,凡夫即圣。 471 .深深拔,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472 .深潭月影,任意撮摩。清谈对面,非佛而谁。 473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474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475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 476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477 .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478 .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 479 .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无所念,一切处无心。 480 .只个无念,是名真念。 481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482 .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483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84 .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485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486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487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488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489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490 .心住无住处;心不住一切处;心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无住心也。 491 .不住六尘生心。 492 .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493 .盖心虽无法,而法从心生。故十法界之性,不离乎惟一真心。 494 .念是业识,而性体中并无是事。 495 .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犹之虚空中万相森罗,而虚空仍自若也。 496 .念乃随起随灭,并无实物,一犹之空花,幻有实无也。 497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498 .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499 .布施何物?布施却二性。所谓善恶性,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 500 .所谓同体慈悲,便是如实的了知,一切众生和己身无二无别。

       好了,今天关于“佛经经典名句”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佛经经典名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