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字数作文 字数作文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_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学

zmhk 2024-05-14 人已围观

简介三顾茅庐阅读答案_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学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诸葛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_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学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诸葛亮出师表问题的答案

2.《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

3.三顾茅庐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还想了解它的前因后果。请你围绕这个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阅读这部书的三个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_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学

诸葛亮出师表问题的答案

       都在里面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失,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13、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3、悉以咨之(咨询)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轻浮、衰败)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诹善道(询问)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二、古今异义词:

       序号例句古义今义

       1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极为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恶劣

       4由是感激感动奋发深刻的感谢

       5晓畅军事通晓,熟悉明白通达

       6临表涕零眼泪鼻涕

       三、一词多义:

       益: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效:恐托付不效(奏效)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附虚词:

       以:⑴以光先帝遗德(来)⑵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⑹悉以咨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⑻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⒀以先帝之灵(来)⒁以彰其咎(来)

       ⒂以咨诹善道(来)

       于: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

       ⑶试用于昔日(在)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⑸躬耕于南阳(在)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在)

       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

       ⑼还于旧都(到)

       之: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三、基本要点: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6、《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8、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

       9、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五、相关链接: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三顾茅庐。

       《出师表》自测反馈习题

       一、分段阅读

       1-5自然段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

       3、不懈于内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5、忠志之士6、追先帝之殊遇

       7、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

       9、恢弘志士之气10、妄自菲薄

       11、引喻失义12、以塞忠谏之路

       13、陟罚臧否

       14、作奸犯科15、付有司论其刑赏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7、不宜偏私18、此皆良实

       19、志虑忠纯20、是以先帝

       21、简拔以遗陛下22、愚以为

       23、悉以咨之24、裨补阙漏

       25、性行淑均26、晓畅军事

       27、举宠为督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1、贞良死节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的人,该受赏的是""的人。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10.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11.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12.文中的"先汉"指的是,后汉指的是。

       13."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14.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6-7自然段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2.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不求闻达4.先帝不以臣卑鄙

       5.猥自枉屈

       6.由是感激7.遂许先帝以驱驰

       8.后值倾覆9.尔来

       10.寄臣以大事11.夙夜忧叹

       12.以伤先帝之明13.深入不毛

       14.庶竭驽钝15.攘除奸凶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由是感激"的原因?

       ④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⑥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⑦"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⑧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⑨"出师"的战略目标是(诸葛亮认为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

       3.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

       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6.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7.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8.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8-9自然段

       (一)解释给加点的词:

       1.斟酌损益2.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3.愿陛下亲之信之4.以彰其咎

       5.咨诹善道6.察纳雅言

       7.临表涕零

       (二)地毯式阅读:

       1."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相照应。

       2.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二、综观全文

       1.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2.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3.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4.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5.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与"表"相关的诗句。

       《出师表》自测反馈习题答案

       一、分段阅读:

       1-5自然段

       (一)略。

       (二)1.略。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3.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4.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

       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纳谏、法治、用人。

       6."作奸犯科"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7.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8.忠心、品德、才能。

       9.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10.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11.贞良死节之臣

       12.西汉,东汉

       13.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14.臧否;刑赏;平明偏私;兴隆倾颓等

       6-7自然段

       (一)略

       (二)1.略

       2.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低微而鄙俗;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⑦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⑧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

       4.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5.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6.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7.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8.略

       8-9自然段

       (一)略

       (二)1."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参考: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

       二、综观全文

       1.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2.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3.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

       4.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5.略。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及答案

       《出师表》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7、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8、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茅庐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还想了解它的前因后果。请你围绕这个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阅读这部书的三个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

       一、①臣本布衣......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出自(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感慨和激动)?②遂许先帝以驱(奔走效劳?)?

       ③故五月渡沪(所以?)?④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⑤深入不毛(草?)?⑥臣本布衣(?平民)

       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伤先帝之明?C、悉以咨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划线语句的内容(三顾茅庐)。

       7、“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

       世之事(用原文作)。

       8、"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拔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自叙三顾茅庐之恩。

       第二段追忆白帝托孤并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10、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出先帝"三顾茅庐"的恩德。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能够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做事认真小心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二、2008年长春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

       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

       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

       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

       ⑤深矣常有以自下

       ⑥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

       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

       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 选拔

       2裨补阙漏? : : 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4意气扬扬:趾高气扬得意洋

       5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原文如下

       臣亮言:先帝(1)创业(2)未半而中道(3)崩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10)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11),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16),引喻失义(17),以塞忠谏之路也(18)。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9);陟罚臧否(20),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21)及为忠善者(22),宜付有司(23)论其刑赏(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5);不宜偏私(26),使内外异法也(27)。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9):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30),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31),有所广益(32)。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35)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6):愚以为营(37)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38)和睦,优劣得所(39)。

       亲贤臣,远小人(40),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41)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42)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43)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44),可计日(45)而待也。

       臣本布衣(46),躬耕于(47)南阳(48),苟全(49)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0)。先帝不以臣卑鄙(51),猥(52)自枉屈,三顾(53)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4),遂许先帝以驱驰(5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56)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59),深入不毛(60)。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61),当奖率(62)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63),攘除奸凶(6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6)。至于斟酌损益(67),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8),不效,则治臣之罪(69),以告(70)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7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72),以彰其咎(7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74),察纳雅言(75),深追先帝遗诏(76)。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77)远离,临表涕零(78),不知所言(79)。

       词语注释

       (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

       (2)创:开创,创立。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3)中道:中途。

       (4)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5)今:现在。

       (6)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7)益州疲弊: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pí?bì):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8)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9)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

       (10)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11)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12)诚:的确,确实;宜:应该。

       (13)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

       1.刘备三顾茅庐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诸葛亮是真的在午睡、出去找朋友玩了,还是故意不见刘备,想考验他?

       2、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3、三顾茅庐中分别体现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人物的那些特点。

       4、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和刘备一起出山。

       好了,关于“三顾茅庐阅读答案”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三顾茅庐阅读答案”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