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题库 作文题库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_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zmhk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_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非常感谢大家对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_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非常感谢大家对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材分析

2.跪求 二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求教材百度网盘啊!急急急!

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_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学生新接触的内容,掌握这个知识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对象分析: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教学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的观察,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卡片,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房子移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你看他们多关心我们呀!那上课之前我们应该向他们干吗呀?那现在听老师的口令:向后转,问好。

       生:老师好!

       2、师:多么热情的问候啊。那刚才你们都做了那些运动呢?

       生:向后转……

       师:其实,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也都在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不同,下面请大家欣赏几个物体运动时的画面,大家边看边思考: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同时呢,大家一起模仿物体运动时的样子,准备好你们的小手!

       3、教师:请看大屏幕。(出示)。

        学生用手模仿。

       4、师:非常好,从刚才同学们运动的小手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学习的激情。

        提问:它们的运动一样吗?(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那请同学们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先互相说说。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5、请学生说分类的结果,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类?

       生:把缆车、电梯、窗户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运动的,而飞机的 螺旋桨、风车是旋转的。

       生:我们把转动的东西分为一类……

       师:大家跟这位同学一样吗?(一样)你们观察真仔细!那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同时也送给你自己。

       6、教师小结:像刚才这些直直的、平平的移动是平移现象(出示卡片“平移”);而像飞机的螺旋桨、风车、旋转椅这样转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出示卡片“旋转”)。

       7、读课题: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等思维过程,能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

       7、师:听说大家的模仿能力都很强,那你们能分别示范一个平移和旋转的运动吗?可以借助其他事物。

       (请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物体平移的时候是怎么动的,旋转的时候又是怎么动的。)

       8、想好的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学生出来展示时,其他学生观察归纳平移的特征:物体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没有改变的。

        学生示范平移运动。

       提问:物体平移后,它的方向和大小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变化。

       9、再示范旋转的运动。

       师:那物体旋转时,又有什么特点?

       生:围着一个点在转动……

       10、师:你们真会学习,那下面来判断哪些现象是平移的,哪些是旋转的?你们有信心吗?(做练习十的第三题)

       师: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希望你们用语言和手势很快的告诉老师。小手准备好了吗?

       11、真不错,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呢?举例说说。

        生:火车、上升时的火箭、左右移动的门……是平移现象,方向盘、水龙头……是旋转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确地区分几何空间中的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特征,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朋友,红蚂蚁和黑蚂蚁,它们也在运动。请看大屏幕。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视频课件,师:它们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请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生:……

       师:为什么数红(黑)蚂蚁走的格数?

       师:真会动脑筋,也就是找出它的对应点。

       师:那老师又有疑问了:房子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呢?你怎么想的?

       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①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②小组合作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猜想。

       ③学生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

       ④回顾数方格的方法,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5)小结:由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中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所以要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出对应点,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

       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知道物体平移的过程中,它的每个点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知道物体平移了几格,可以抓住特征点,数一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亲身动手验证猜想,目的是避免学生误认为两幅图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

       三、实践体验,巩固提高。

       1、课本第43页练习十的第1题。

       (1)师:仔细观察,说说是哪只船?你是怎样找的

       生:平移的方向。

       生:找一个对应点,数移动的格数。

       ……

         (2)师:其它两只为什么不是?

       生:一个是移动的方向和距离都错,另一个是移动的距离错。

       小结:我们在对物体平移时要注意移动的方向和距离,而距离就要通过对应点来确定。

       2、(课本第43页练习十的第2题。)画出小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一学生出来投影展评。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画在这个位置?

       生:向上,找到一个点,

       生:数方格找到其他对应点。再把每个点按原来的样子连接起来。

       3、画出小梯形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一学生出来投影展评。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画在这个位置? 

       生:……

       学生独立动手画一画,投影评价。

       小结:我们要画出平移后的物体时,先确定好每个点平移后的位置,再把每个点按原来的样子连接起来。

       4、(课本第44页练习十的第4题。)下面那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图上颜色。

       (1)师:那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2)师:为什么其他的不能通过平移与小鱼重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让学生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和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五、自我评价,总结内化。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反思和回顾的平台,让学生学会把握知识的要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倾听中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获取更多的信息。

       教师整节课的总结:确实,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美术家,利用平移和旋转画出了美丽的图案;舞蹈家,利用平移和旋转跳出了优美的舞蹈;工程师,利用平移和旋转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奇迹。

跪求 二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求教材百度网盘啊!急急急!

1229只。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9页课本中显示蜜蜂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峰,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因此310加103加286加530等于1229,共有1229只蜜蜂。

       这节课的课程重点是加减法,其中这道题主要运用了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

       /s/1AulT6a6Kfvl7ROcvD8jqbg?pwd=1234

       浙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

        #教案# 导语《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 “平均分”

        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篇三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例1,引入“平均分”。

        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2.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好了,今天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