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品德修养八个标准_小学生品德修养八个标准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品德修养八个标准_小学生品德修养八个标准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品德修养八个标准”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德育的八个原则是什么?2.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良好

品德修养八个标准_小学生品德修养八个标准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品德修养八个标准”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德育的八个原则是什么?

2.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4.八德的道德规范

品德修养八个标准_小学生品德修养八个标准

德育的八个原则是什么?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扩展资料:

       德育作为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德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华传统美德的八大内容

       一、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以德性作为根本,强调人兽之分,人无良知不如善,体现在新生道德和追求道德价值。主要有:刚正、谦耻、为善、笃学。

       二、精髓是以义制利,人为人的价值应以道义为重,升华为“生以戴义”、“义以道生”的人生观。

       三、崇尚律己修身,这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格修养的体现。主要有:情操、自省、舍己、虚心、谈泊、大度。

       四、精忠报国。

       五、仁爱孝梯。

       六、诚信好礼。

       七、天下为公。

       八、自强不息。

       以上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是世代相传,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或者简单一点的

       八荣八耻

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扩展资料: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

       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

       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八德的道德规范

        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现阶段我国职业道德修养的规范一般要求我们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边是衡量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否达标的基础。

       

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1

        1、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含教师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八个方面。

        2、教师爱岗敬业心精神主要体现在: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

        3、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包括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哪些方面2

        现阶段我国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敬业—-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它是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它是各行各业生存的根本;它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要乐业:热爱并热心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要勤业: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刻苦勤奋,不懈努力。 要精业:好学进取,追求高质量,不断开拓创新。

        二、诚实守信

        诚实无欺、讲求质量、信守合同。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诚实守信是维系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少的`道德准则。

        三、办事公道 公正是各种美德中享誉最高的美德。

        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公事公办,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无私,所以,关于这一点,只能要求我们尽量达到这一水准,公事公办是职业道德修养中活的灵魂。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生价值在服务群众中得到实现、市场经济呼唤服务精神、社会文明需要服务精神。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要热情周到;要满足需要;要有高超的服务技能

        五、奉献社会

        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精神;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新时期里检验各行各业和每个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最终标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的面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德的新承接。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明礼诚信中涉及到中华美德的三个德目,礼、诚、信。 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时代特色。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要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度,要建立维护与建设诚信的相关制度,以营造当代中国诚信之道。正是因为诚信如此重要,党和政府才明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

       团结友善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宽与恕。这是多元社会与国际环境所需要。

       勤俭自强,体现了勤、俭、廉与耻四种美德。因为勤以养廉,俭以养德,知耻近乎勇。耻是个人的脸,是人的尊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无耻,何谈自尊、自强。

       敬业奉献,体现了忠与义。忠的本质是责任,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责任,是敬业灵魂。义是追求、是气节、是利他,奉献是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上述解释若能成立,那末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俭、宽、恕等,中华美德中的12个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国家颁布的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是中国人用了50余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历史代价,经历了反复探索的历程,终于形成的基本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新体系。

       中华美德现代转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血脉,都不能割断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历史已经证明,那种企图全盘否定历史,另起炉灶,建构新的道德体系的大手笔,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土地的愚想。历史也证明,作为民族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不能依靠进口,否则,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丢掉,引进来的道德又长期不能在我中华文化沃土上扎根,也就不能为中国人所认同,于是,旧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来,造成道德文化的长期断裂与空白。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奋斗,决非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在十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实践中,通过确定德目体系、编写教材,逐渐发现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种道德,是建构当今学校德目体系的重要依据,这八德不仅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创造、更新和发展了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在市民公约当中、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的民族精神。为了建构学校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也为了帮助参加教育实验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八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八德的历史价值;探讨八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课题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 8位文科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于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依据每个德目的不同功能,这八德又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是道德灵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觉意识和价值目标;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文明价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政治价值;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础和价值选择。

       这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领域,涵含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整个国家,建立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今天关于“品德修养八个标准”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